“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微党课第五讲
第一次国共合作
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仍然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大小军阀之间相互混战,在他们的统治区内横征暴敛,肆意搜刮,致使经济萧条,生灵涂炭。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和京汉铁路大罢工惨遭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党应该采取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工人阶级和民主力量的联合战线。
历史背景
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政治基础: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通过的宣言,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强调民主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合作方式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合作成果
一、中共帮助国民党组建省、市地方党部。许多共产党员担任国民党省市级党部负责人;
二、中共和共产国际帮助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为革命军队培养造就了一批军政人才;
三、工农运动得到大力开展。中共领导了广州沙面罢工和海陆丰农民运动,并且帮助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四、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首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中共四大以后,全国掀起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把革命推向高潮;
五、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统一和巩固;
六、长期沉寂的北方革命运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历史评价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次国共合作给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一、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二、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坚决依靠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必须重视武装斗争,建立党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军队。
主讲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员黄嘉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