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会计学院
您的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考证培训>详细内容

考证培训

(转)对2019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调整修订主要内容(高级会计实务)

作者:会计系 发布时间:2020-05-3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对2019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调整修订主要内容(高级会计实务)  

页码

行数

调整内容

1

7

调整为:(1)全局性。战略是根据全局发展的需要制定的,它所追求的是整体效果,因而是一种整体的全局性的决策。

1

11

调整为:(5)竞争性。战略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在竞争中战胜对手,是针对竞争对手制定的,具有直接的竞争性。

3

倒数10

调整为:企业愿景(或称企业远景)是指为企业所描述的未来发展的理想化定位和生动性蓝图,体现企业永恒的追求。

9

5

调整为:(1)有形资源分析。有形资源是指可见的、能用货币直接计量的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如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和财务资源(如资本、现金、有价证券等)。有形资源分析重在评估其战略价值,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9

12

删除:(3)组织资源分析

9

12

增加:(3)人力资源分析。人力资源是指组织成员向组织提供的技能、知识经验和决策能力。它是组织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是管理学上的概念,强调人力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有用性。在经济学上称为人力资本,其分析侧重于人的价值研究,强调以某种代价所获得的能力和技能的价值。

10

倒数17

删除图1-2

10

倒数17

增加:4.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理论把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涉及进料后勤、生产运营、发货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辅助活动涉及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这些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串联或叠加运动共同构成企业的价值链。
价值链分析是从企业内部条件出发,把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创造、成本构成同企业的竞争能力相结合,与竞争对手的经营活动相比较,从而发现企业目前及潜在优势与劣势的分析方法。它是指导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的有力分析工具。
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确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价值形成和资源状态,寻求资源的战略作用。特别要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企业的优势既可来自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市场范围的调整,也可来自企业间协调或合用价值链所带来的最优化效益。企业必须理解价值创造体系内分工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价值链优化决策,依据对行业和企业特点分析构建自己的价值链。

22

倒数8

调整为:密集型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的业务领域里,通过加强对原有产品和市场的开发渗透来寻求企业未来发展机会的一种发展战略。密集型成长战略具体包括三种类型:市场渗透战略、市场开发战略和产品开发战略。

25

倒数13

增加:3.清算战略。
清算战略是指企业无力清偿债务而停止营业进行清理的战略。

29

倒数13

调整为:其核心就是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广告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

29

倒数4

调整为:差异化战略是通过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的特殊要求,从而形成特殊优势的一种战略。其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它能为企业带来额外溢价,当这种溢价超过其独特性所增加的成本时,便会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差异化可以来自设计、品牌形象、技术、性能、营销渠道或客户服务等各个方面。

30

10

增加:集中化战略与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不同的是,企业不是围绕整个行业,而是面向某一特定目标市场开展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以期能更有效地为特定目标顾客群服务。

32

倒数7

调整为:2.成本领先战略的适用条件。
(1)大批量生产的企业。产量要达到经济规模,才会有较低的成本。
(2)企业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严格控制产品定价和初始亏损,从而形成较高的市场份额。
(3)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设备使生产效率提高,使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
(4)要严格控制一切费用开支,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研发、服务、摊销、广告及其他一切费用。

33

倒数16

调整为:2.差异化战略的适用条件。
(1)具有很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研究人员要有创造性的眼光;
(2)企业具有以其产品质量或技术领先的声望;
(3)企业在这一行业有悠久的历史或吸取其他企业的技能并自成一体;
(4)有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
(5)研究与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之间要具有很强的协调性。

38

7

调整为:波士顿矩阵是根据业务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两项指标,将企业所有的战略单位分为“明星、金牛、瘦狗、问题”四大类,并以此分析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为科学选择企业战略提供依据的一种投资组合分析方法。

52

倒数2

调整为:(3)基于生命周期和投资战略的融资战略选择。
由于融资战略应适应投资战略的要求,一般而言,初创期公司、增长性高科技公司和新兴行业主要采用股权融资;成长型公司大多采用“股权+负债”融资方式或采用更多的负债融资;成熟期公司主要采用负债融资;收缩性公司通常处于行业衰退期,适应衰退期的风险特征,应该采用防御型融资战略,企业在该阶段仍可保持较高的负债水平。

64

倒数4

删除:(四)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的比较

68

14

删除:在1980年以前,净现值法并没有广泛使用……如表2-7所示。

94

倒数16

增加:3.外汇和汇率问题。境外直接投资会涉及外汇和汇率问题。外汇是指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用以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外汇包括:外国货币、外国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以及其他外币资金。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制度不同,一国货币不能在另一国流通使用,所以,外汇就成为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手段。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单位兑换另一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或比价,是外汇买卖的折算标准。实务中,几乎所有的货币交易都是通过美元进行的。例如,我国人民币和英国英镑交易也要按各自与美元的标价进行。如果标价表示的是每单位外币可兑换的美元数,则该标价被称为直接标价。例如,1元人民币=0.143美元和1英镑=1.277美元都是直接标价。但财经报刊通常按照每单位美元可兑换的外币金额进行标价,该种标价方法被称为间接标价。例如,1美元=6.995元人民币和1美元=0.783英镑。
境外投资不会改变公司运用净现值的法则,即必须确定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并以适当的资本成本进行折现,计算净现值。但是,在外币折算和资金汇出汇入时,由于汇率的波动,使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计算变得更为复杂。

98

6

增加:对于境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外汇风险,尤其是交易风险,一般通过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增加合同中货币保值条款,利用期货期权交易,以及平行贷款等方法进行避险。

108

倒数2

增加:另外,如果企业希望提高可持续增长率,根据前述公式,可以采取的管理策略有:(1)发售新股;(2)增加债务;(3)降低股利支付率;(4)提高销售净利率;(5)降低资产占销售百分比。

115

倒数5

增加:实务中,除可转换债券外,企业发行的债券还有企业债、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PPN)、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它们都是常用的融资工具。

123

倒数17

增加:随着实践的发展,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正向着以现金管理、流动性管理、财务规划、投融资决策和信用风险管理为内容的大司库管理模式转化。

140

倒数3

调整为:企业应当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履行全面预算管理职责。该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颁布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的政策、措施、办法、要求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拟订预算目标,并确定预算目标分解方案、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组织编制、综合平衡预算草案;下达经批准的正式年度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重大问题;审议预算调整方案,依据授权进行审批;审议预算考核和奖惩方案;对企业全面预算总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其他全面预算管理事宜。预算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应与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互相协调,保障预算管理各环节职能衔接,流程顺畅。

143

倒数3

增加:一、全面预算编制概述及预算编制中的主要风险
全面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企业应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的工作制度,明确预算编制依据、编制内容、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内容全面、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确保形成各层级广泛接受的、符合业务假设的、可实现的预算控制目标。
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全面预算编制环节的主要风险包括:(1)预算编制以财务部门为主,业务部门参与度较低,可能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管理责、权、利不匹配;预算编制范围和项目不全面,各个预算之间缺乏整合,可能导致全面预算难以形成。(2)预算编制所依据的相关信息不足,可能导致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市场环境、企业实际等相脱离;预算编制基础数据不足,可能导致预算编制准确率降低。(3)预算编制程序不规范,横向、纵向信息沟通不畅,可能导致预算目标缺乏准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4)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不当,或强调采用单一的方法,可能导致预算目标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5)预算目标及指标体系设计不完整、不合理、不科学,可能导致预算管理在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促进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6)编制预算的时间太早或太晚,可能导致预算准确性不高,或影响预算的执行。(7)全面预算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导致预算权威性不够、执行不力,或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而导致损失。

153

倒数9

增加: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预算执行环节的主要风险包括:(1)全面预算下达不力,可能导致预算执行或考核无据可查。(2)预算指标分解不够详细、具体,可能导致企业的某些岗位和环节缺乏预算执行和控制依据;预算指标分解与业绩考核体系不匹配,可能导致预算执行不力;预算责任体系缺失或不健全,可能导致预算责任无法落实,预算缺乏强制性与严肃性;预算责任与执行单位或个人的控制能力不匹配,可能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3)缺乏严格的预算执行授权审批制度,可能导致预算执行随意;预算审批权限及程序混乱,可能导致越权审批、重复审批,降低预算执行效率和严肃性;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控,可能导致预算执行不力,预算目标难以实现;缺乏健全有效的预算反馈和报告体系,可能导致预算执行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和沟通,预算差异得不到及时分析,预算监控难以发挥作用。(4)预算分析不正确、不科学、不及时,可能削弱预算执行控制的效果,或可能导致预算考核不客观、不公平;对预算差异原因的解决措施不得力,可能导致预算分析形同虚设。(5)预算调整依据不充分、方案不合理、审批程序不严格,可能导致预算调整随意、频繁,预算失去严肃性和“硬约束”。

158

倒数17

删除:企业应当就……金额测算等资料。

159

倒数10

增加:全面预算调整是指当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或者企业的经营策略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企业的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要偏差,原有预算已不再适宜时而进行的预算修改。

160

5

删除:企业在预算调整……所以,

161

2

增加: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预算考核环节的主要风险包括:预算考核不严格、不合理、不到位,可能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其中,预算考核是否合理受到考核主体和对象的界定是否合理、考核指标是否科学、考核过程是否公开透明、考核结果是否客观公正、奖惩措施是否公平合理且能够落实等因素的影响。

181

倒数9

删除: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了计算公式。

189

倒数4

删除:1.资产负债率……3.资本周转率

190

14

删除:1.市场份额……5.战略客户数量

191

倒数15

删除:1.交货及时率……5.单位生产成本

192

6

删除:1.员工流失率及员工保持率3.培训计划完成率

197

1

删除第五章  企业风险管理

256

13

删除:四、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

271


新增:第四节  企业风险管理

273

7

调整为:事前成本管理主要是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所进行的预测与规划,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等步骤。成本预测是以现有条件为前提,在历史成本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和判断的成本管理活动。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测及有关成本资料的基础上,综合经济效益、质量、效率和规模等指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各个成本方案进行分析并选择最优方案的成本管理活动。成本计划是以营运计划和有关成本数据、资料为基础,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针对计划期企业的生产耗费和成本水平进行的具有约束力的成本筹划管理活动。
2.事中成本管理。事中成本管理主要是对营运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监督和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成本预算进行必要的修正,即成本控制步骤。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者根据预定的目标,对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主动的影响或干预,把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的成本管理活动。
3.事后成本管理。事后成本管理主要是在成本发生之后进行的核算、分析和考核,一般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步骤。成本核算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要求,对营运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取得不同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向有关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成本管理活动。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查明影响成本变动的各种因素和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的成本管理活动。成本考核是对成本计划及其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总结和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和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相应奖励和惩罚,以监督和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责任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成本管理活动。

273

倒数14

增加:三、成本管理的应用环境
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一般应包括以下应用环境:(1)企业应根据其内外部环境选择适合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成本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2)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制度体系,一般包括费用审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责任成本制度等。(3)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相关原始记录,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工作,确保成本基础信息记录真实、完整。(4)企业应加强存货的计量验收管理,建立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及清查制度。(5)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成本管理流程,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280

8

增加:(一)变动成本法的产生
1936年,美籍英国会计学家乔纳森·哈里斯在《全国会计师联合会公报》上首次发表了专门论述变动成本法理论的文章。哈里斯通过比较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营业利润的不同影响,揭示了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同时指出企业销售量上升而利润下降的问题根源在于采用了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文章公开发表后,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得以迅速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者认为完全成本法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受到更加普遍的重视。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将变动成本法广泛运用于内部管理和短期决策中。70年代末,变动成本法传入我国,并在一些企业得到了应用。

280

14

删除:(一)成本性态

281

5

删除:二、成本性态分析

283

倒数14

删除:(二)损益计算

283

倒数14

增加:(一)是否接受追加订单的决策
在企业接收订单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特殊订单,如特殊订单的价格低于正常订单的价格。是否接受追加订单的决策,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对于低于正常订单价格的追加订单是否接受所作出的决策。在完全成本法下,如果特殊订单的单价低于单位生产成本,企业往往会放弃该订单。但是,从成本性态角度来看,单位变动成本是固定的,单位固定成本是变动的。也就是说,在决策是否接受追加订单时,我们可以不考虑固定成本因素,因为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不会因追加订单而增加。
在变动成本法下,是否接受追加订单的决策,要看接受追加订单所带来的边际贡献是否大于该追加订单所引起的相关成本。如果追加订单不会影响正常订单的实现,只要追加订单量在企业剩余生产能力范围内,且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同时不需追加投入专属成本,那么只要追加订单能够产生边际贡献,即追加订单的单价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就应当接受该追加订单。当然,如果追加订单需追加投入专属成本,则接受追加订单的条件应该满足追加订单所带来的边际贡献大于追加投入的专属成本;如果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则需把剩余生产能力转移所带来的可能收益作为追加订单的机会成本,当追加订单所带来的边际贡献大于该机会成本时,追加订单方案可以接受。

285

5

增加:(一)标准成本法的产生
1903年,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美国工程师泰罗在其著作《工厂管理》中提出了产品标准操作程序和时间定额,成为标准成本法产生的基础。1909年,美国工程师哈尔顿·爱默森对标准成本进行了更为全面和详尽的研究,指出标准成本能随时显示实际成本对标准成本的超额部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1911年,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森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处理方法,至此标准成本法真正形成。1930年,卡特·哈里森将其对标准成本的研究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该书为世界第一部论述标准成本的专著。标准成本法的出现,标志着对成本的控制由事后发展到事前,标准成本法也因此成为现代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管理方法之一。
(二)标准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285

7

删除:(一)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

285

倒数4

调整为:二、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程序


倒数4

增加:(一)确定应用对象   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一般按照确定应用对象、制定标准成本、实施过程控制、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以及修订与改进标准成本等程序进行。
为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应根据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环境,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确定应用对象。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对象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批次或不同步骤的产品。

286

3

增加:(二)制定标准成本
制定标准成本是实施标准成本法的关键。标准成本应科学、客观,而且一经制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应随意变更。企业制定标准成本,可由跨部门团队采用“上下结合”的模式进行,经企业管理层批准后实施。在制定标准成本时,企业一般应结合经验数据、行业标杆或实地测算的结果,运用统计分析、工程试验等方法,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是就不同的成本或费用项目,分别确定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二是确定每一成本或费用项目的标准成本;三是汇总不同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

287

倒数13

增加:(三)实施过程控制
企业应在制定标准成本的基础上,将产品成本及其各成本或费用项目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形成成本控制标准。各归口管理部门(或成本中心)应根据相关成本控制标准,控制费用开支与资源消耗,监督、控制成本的形成过程,及时分析偏离标准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在标准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各相关部门(或成本中心)应对其所管理的项目进行跟踪分析。生产部门一般应根据标准用量、标准工时等,实时跟踪和分析各项耗用差异,从操作人员、机器设备、原料质量、标准制定等方面寻找差异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控制现场成本,并及时反馈给人力资源、技术、采购、财务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事中控制。采购部门一般应根据标准价格,按照各项目采购批次,揭示和反馈价格差异形成的原因,控制和降低总采购成本。
企业应定期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差异数额及性质,揭示差异形成的动因,落实责任中心,寻求可行的改进途径和措施。在成本差异的分析过程中,企业应关注各项成本差异的规模、趋势及其可控性。对于反复发生的大额差异,企业应进行重点分析与处理。企业可将生成的成本差异信息汇总,定期形成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报告,并针对性地提出成本改进措施。
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有利于标准成本的实时在线控制和成本动态差异分析。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标准成本管理的效率。
(四)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一般按成本或费用项目进行。

289

倒数6

增加:(五)修订与改进标准成本
为保证标准成本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标准成本进行修订与改进。一般情况下,标准成本的修订工作由标准成本的制定机构负责。企业应至少每年对标准成本进行测试,通过编制成本差异分析表,确认是否存在因标准成本不准确而形成的成本差异。当该类差异较大时,企业应按照标准成本的制定程序,对标准成本进行调整。除定期测试外,当外部市场、组织机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产品品种等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企业也应及时对标准成本进行调整。

299

2

增加: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是站在顾客角度划分的,最终能够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就是增值作业,否则就是非增值作业。

299

4

调整为:例如,不必要的等待、延误……

320

10

删除:(五)按照并购支付的方式划分

344

3

调整为:相对而言,信托融资往往具有融资能力强和融资成本较低的特点。根据我国现行金融监管要求,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筹资额在300万元以下的限50份合同;300万元以上的则不受合同份额限制,从而可以很好地解决融资主体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351

倒数8

调整为:,目的在于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为投资提供股利或利息等投资收益,以及通过企业日常活动产生其他的收益。有关资产或资产、负债的组合具备了投入和加工处理过程两个要素即可认为构成一项业务。对于取得的资产、负债组合是否构成业务,应当由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352

10

增加:如集团内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等。因为该类合并从本质上是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资产或权益的转移,不涉及自集团外购入子公司或是向集团外其他企业出售子公司的情况,能够对参与合并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为集团的母公司。

352

19

增加:通常情况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发生在同一企业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合并。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合并,不应仅仅因为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国家控制而将其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353

20

增加: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

354

7

增加:3.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企业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持股比例计算的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为取得新的股份所支付对价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视同参与合并的各方在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取即以目前的状态进行调整,在编制比较报表时,以不早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同处于最终控制方的控制之下的时点为限,将被合并方的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的比较报表中,并将合并而增加的净资产在比较报表中调整所有者权益项下的相关项目。
为避免对被合并方净资产的价值进行重复计算,合并方在取得被合并方控制权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在取得原股权之日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同处于同一方最终控制之日孰晚日起至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其他净资产变动,应分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
4.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或有对价。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控股合并,在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时,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判断是否应就或有对价确认预计负债或者确认资产,以及应确认的金额;确认预计负债或资产的,该预计负债或资产金额与后续或有对价结算金额的差额不影响当期损益,而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356

6

增加:或有对价符合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定义的,购买方应当将支付或有对价的义务确认为一项权益或负债;符合资产定义并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购买方应当将符合合并协议约定条件的、可收回的部分已支付合并对价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购买日12个月内出现对购买日已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证据需要调整或有对价的,应当予以确认并对原计入合并商誉的金额进行调整;其他情况下发生的或有对价变化或调整,应当区分情况进行会计处理:或有对价为权益性质的,不进行会计处理;或有对价为资产或负债性质的,如果属于会计准则规定的金融工具,应当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行会计处理,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59

1

调整为: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首先应结合分步交易的各个步骤的协议条款,以及各个步骤中所分别取得的股权比例、取得对象、取得方式、取得时点及取得对价等信息来判断分步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
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的,通常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1)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2)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3)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至少一项其他交易的发生;(4)一项交易单独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如果属于“一揽子”交易,应当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子公司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如果不属于“一揽子”交易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由于被购买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等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购买方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其在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363

倒数12

调整为:(九)因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而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
1.一次交易处置子公司。
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进行如下会计处理:(1)终止确认相关资产负债、商誉等的账面价值,并终止确认少数股东权益(包括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的账面价值。(2)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剩余股权,按剩余股权对被投资方的影响程度,将剩余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或金融工具进行核算。(3)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与商誉之和,形成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4)与原有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等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364

7

增加:(十)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稀释的会计处理
如果由于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对子公司进行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稀释,母公司应当按照增资前的股权比例计算其在增资前子公司账面净资产中的份额,该份额与增资后按母公司持股比例计算的在增资后子公司账面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370

倒数8

增加: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管理金融资产业务模式的变更是一种极其少见的情形。该变更源自外部或内部的变化,必须由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进行决策,且其必须对企业的经营非常重要,并能够向外部各方证实。因此,只有当企业开始或终止某项对其经营影响重大的活动时(例如当企业收购、处置或终止某一业务线时),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才会发生变更。例如,某银行决定终止其零售抵押贷款业务,该业务线不再接受新业务,并且该银行正在积极寻求出售其抵押贷款组合,则该银行管理其零售抵押贷款的业务模式发生了变更。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业务模式的变更必须在重分类日之前生效。例如,银行决定于20×1年10月15日终止其零售抵押贷款业务,并在20×2年1月1日对所有受影响的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在20×1年10月15日之后,其不应开展新的零售抵押贷款业务,或另外从事与之前零售抵押贷款业务模式相同的活动。
以下情形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①企业持有特定金融资产的意图改变。企业即使在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改变对特定资产的持有意图,也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②金融资产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从而暂时影响金融资产出售。③金融资产在企业具有不同业务模式的各部门之间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没有发生变更,而金融资产的条款发生变更但未导致终止确认的,不允许重分类。如果金融资产条款发生变更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不涉及重分类问题,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同时按照变更后的条款确认一项新金融资产。

421

14

增加:但是,单独或合计持有科创板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作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的,可以成为激励对象。

424

14

增加: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20%。

424

21

增加:中小市值中央企业(指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本章下同)控股上市公司及科技创新型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首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权益数量占公司股本总额的比重,最高可以由1%上浮至3%。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两个完整年度内累计授予的权益数量一般在公司总股本的3%以内,公司重大战略转型等特殊需要的可以适当放宽至总股本的5%以内。

424

倒数13

增加:但是,对于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权益授予价值,境内外上市公司统一按照不高于授予时薪酬总水平(含权益授予价值)的40%确定,管理、技术和业务骨干等其他激励对象的权益授予价值,由上市公司董事会合理确定。

425

倒数15

增加:对于科创板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以限制性股票方式实施股权激励的,若授予价格低于公平市场价格的50%,公司应当适当延长限制性股票的禁售期及解锁期,并设置不低于公司近三年平均业绩水平或同行业75分位值水平的解锁业绩目标条件。

425

倒数8

增加:对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其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的价格,低于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的,应当说明定价依据及定价方式。对于尚未盈利的科创板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按照不低于公平市场价格的60%确定。

456

9

增加:七、加强政府采购执行管理
1.优化采购活动办事程序。对于供应商法人代表已经出具委托书的,不得要求供应商法人代表亲自领购采购文件或者到场参加开标、谈判等。对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相关信息系统查询的信息,不得要求供应商提供。除必要的原件核对外,对于供应商能够在线提供的材料,不得要求供应商同时提供纸质材料。对于供应商依照规定提交各类声明函、承诺函的,不得要求其再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文件。
2.细化采购活动执行要求。采购人允许采用分包方式履行合同的,应当在采购文件中明确可以分包履行的具体内容、金额或者比例。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对投标(响应)文件的格式、形式要求应当简化明确,不得因装订、纸张、文件排序等非实质性的格式、形式问题限制和影响供应商投标(响应)。实现电子化采购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向供应商免费提供电子采购文件;暂未实现电子化采购的,鼓励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向供应商免费提供纸质采购文件。
3.规范保证金收取和退还。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允许供应商自主选择以支票、汇票、本票、保函等非现金形式缴纳或提交保证金。收取投标(响应)保证金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约定的到账(保函提交)截止时间应当与投标(响应)截止时间一致,并按照规定及时退还供应商。收取履约保证金的,应当在采购合同中约定履约保证金退还的方式、时间、条件和不予退还的情形,明确逾期退还履约保证金的违约责任。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不得收取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保证金。
4.及时支付采购资金。政府采购合同应当约定资金支付的方式、时间和条件,明确逾期支付资金的违约责任。对于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采购人应当自收到发票后30日内将资金支付到合同约定的供应商账户,不得以机构变动、人员更替、政策调整等为由延迟付款,不得将采购文件和合同中未规定的义务作为向供应商付款的条件。
5.完善对供应商的利益损害赔偿和补偿机制。采购人和供应商应当在政府采购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违约责任。对于因采购人原因导致变更、中止或者终止政府采购合同的,采购人应当依照合同约定对供应商受到的损失予以赔偿或者补偿。

460

倒数4

增加: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不需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并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通过协议定价的,应当在本单位公示科技成果名称和拟交易价格。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

461

2

增加:但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处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61

7

调整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但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

461

23

增加: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将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国有全资企业的;

461

24

增加: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将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非国有全资企业的,由单位自主决定是否进行资产评估。

475

倒数9

增加: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确保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有效实施,根据《基本准则》,2019年7月,财政部制定并印发了《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1号》。印发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的主要目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了及时解决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过程中有关各方提出的问题。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以来,有关部门、单位和基层会计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反映了制度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其中有部分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很有必要通过解释予以明确。
(2)为了对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相关内容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在已经印发实施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有关规定较为原则或可操作性不强,会计人员在学习和具体应用时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出现不同理解,如果不对此类问题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不仅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也会导致会计人员无所适从。
(3)为了补充和完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过程中,实务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或者新的情况,导致已经印发实施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相关规定难以满足实务需要,但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又不能通过制定具体准则或应用指南的形式予以规范,因此亟需通过解释形式对有关规定做出补充或完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