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会计学院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学生社团>详细内容

学生社团

大学校园文化与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会计系 发布时间:2008-03-1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08-02-24 13:22:22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频道校园·教育分类

来源:http://i.cn.yahoo.com/blog-Kafrcq82bqnCWaIxsivNuQYv?p=5


  高校学生社团是青年大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大学生志愿型群众团体,具有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等特点。对学生扩大求知领域、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内心世界,培养兴趣爱好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中,各类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无疑是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目前,我校学生社团的基本概况是:全校社团共有133个,其中一级社团50个,
  当前,我校社团在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不能回避的,表现为:社团发展历史较短、经验相对不足、总体实力不强;社团在引导大学校园主流文化方面影响力不足、作用发挥不明显;社团发展良莠不齐,两极分化严重,有的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广,个别社团则有其名无其实,无组织、无活动、无生机;社团管理不够科学、组织不规范、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完备;社团活动相对较少、质量不高、缺乏策划、缺乏创新、参与不广、影响不大;社团继承与衔接不够,个别社团主要学生干部、骨干力量不能充分发挥模范、先锋、领导作用。另外,资金支持不足、缺乏指导等是制约我校社团发展的“瓶颈”。当然,以上问题的出现在社团初期发展过程中有其必然性,不能因此而抹杀了我校社团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  如何让学生社团充分发挥丰富校园文化的主力军作用?如何保持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坚持“鼓励发展、积极引导;严格管理,放开搞活”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明确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要以“激发潜能、发挥特长、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宗旨,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对学生社团必须支持鼓励、科学引导,避免单凭学生的一腔热情单打独斗或利用行政手段组团的两种极端。发展包括数量的增多和质量的保证。数量的发展即要通过一定的措施(精神的荣誉、物质的支持等)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特长组建新的社团、协会,从而建立布局合理、种类众多的高校社团结构,满足广大同学多层次、立体化、高质量的文化需求。质量上的发展,即在数量的基础上以活动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重点扶持品牌社团,打造精品活动,不断增强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不断提高社团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目前,我校社团已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社团结构,对于下一步新协会的申请成立,必须慎重考虑、仔细研究,避免过多过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针对那些有名无实、名存实亡的协会、社团该改造的就要改造,该撤掉的就要撤掉。质量上的发展应以新农、九歌等优秀社团为榜样,在榜样的带领下,争取达到“差的提高、强的更强”的效果,使社团能够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积极引导,即要加强老师对社团的专门指导。虽然社团的主体为学生,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眼界、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只有在老师的宏观指导与协调下,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严格管理与放开搞活相结合,即一方面通过有效的规章制度、负责的监督机构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又充分尊重社团的自主性,不过多干涉其内部事务,给社团的自身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搞活”。
  二、重点加强对社团干部、骨干力量的选拔、培养和监督
  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社团有无发展潜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会长(理事长、社长)的素质和能力。有些社团主要负责人长期无活动,结果使组织处于瘫痪状态。每年纳新时都有师兄师姐对新生给出各种的“忠告” 。结果,各协会在纳新时也是费尽心机、千方百计,连哄带骗的拉会员以完成任务。而一旦纳新的热闹过去之后,又什么动静也没了,会员则真的有了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如此往复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影响了社团的发展和声誉。因此,严格社团学生干部的选拔使用,重视学生干部德才兼备是我们搞好工作的第一步。“小牛拉大车” 、“ 跳一跳,够得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理论和名言都告诉我们“人才也需要培养”。通过干部培训班、经验交流会、外出考察学习、集中指导、个人自学等方式全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学生干部队伍。使大家能够掌握公文写作、电脑应用、领导艺术、管理科学、心理学等的基本知识,使人人都能成为“敢想、能说、会做、善写”的独当一面的学生干部。积极营造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团队文化,以人格人品、才能才华和良好的集体氛围增强会员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没有有效的监督就没有有效的落实”,计划写的再好,方案说的再妙,而没有踏实的行动,一切都是零。通过主席信箱、留言板、雁过留声等形式,开通“民主监督、人人参与”的绿色通道,采取“老师、学生、自我”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要求学生干部有所作为。坚持“动态管理、末位淘汰”的模式,用活动、事实和成绩说话,不称职、无作为就换人。
  三、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是解决社团组织松散、活动无序的根本。当然,我们现在的社团也有很多制度,但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我们的这些制度是否真正符合我校社团的实际情况?这些制度是否真正得到了贯彻落实?就像陀螺只有在高速的旋转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同样,制度只有在落实中才会发挥其作用。如社团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可以使我们养成“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落实,活动后有总结”的良好工作习惯;财务申请报销制度可以使我们养成规范、认真的工作方式;届中、届终述职制度可以督促我们的学生干部见贤思齐、有所作为;档案制度可以增强大家的档案意识,注重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与利用,可以避免人才断层、昙花一现的悲剧。在结合我校社团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使这些制度在工作中得以落实,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同时,针对良莠不齐的社团状况,如何处理好校团委、各院系、社团联合会、各协会及各院系的社团联合会的关系,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值得我们大家的思考和关注。我认为“统一思想(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素质)、分级管理、层层负责(校团委—各院系—各二级社团;校团委—社团联合会—各一级社团;校团委—社团联合会—各院系的社团联合会)、年终考核(用活动、事实和成绩说话)的模式值得尝试和试验。
  四、提升社团的活动层次,将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社团的良好发展对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及丰富校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其效果是课堂教育永远无法到达的。而社团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则是社团活动。纵观我校各级社团组织,活动较少、质量不高、重复上演、参与不广、影响不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我校拥有133个社团,6000多名会员的实际情况是不成正比的。假如一个协会一学期甚至是一学年只出2个精品节目就是266个,那么除去节假日,校园里几乎就天天有我们社团成员活动的身影,当然,这里主要会遇到资金筹集上的困难。但社团活动作为社团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必须常抓不懈,多处活动,搞出精品,广泛开展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服务性、娱乐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的新意、策划、质量、品位等方面多下功夫。常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想想这个活动能够给同学们带去什么,留下什么?同学们是否会喜欢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如果我是一名普通同学,我希望社团举办什么样的活动?与此同时,做好社团活动的总体策划和整体安排,避免一哄而上、时紧时松等现象,使社团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在搞好活动,作好宣传的同时,更要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为宣传而活动”的功利行为和错误观念。摆正搞活动办节目的心态和意义,使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逐步将社团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五、重视交流学习,“引进”“走出”相结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借鉴的人,社团的发展也同样如此。针对我校社团发展历史不长,经验不多,实力总体不强的状况,加强校社团内外的交流和学习就更为重要。相对于我校内部来说,新农、九歌等几个优秀社团他们是如何运作的?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相对于校外来说,北大、清华、山大等学生社团非常活跃的高校,我们可以更要向他们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体制和好的做法。同样,在“引进”的同时,我们也要把新农、九歌以及我们聊大所有的社团推向全省全国,争取更大的成绩和影响。在交流和学习中,在“引进”和“走出”中,知耻后勇、务实创新、抓特色、求品牌,走大众化与精英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我校社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拓与社会交流的渠道,利用我们的知识、技能和社会上的财力、物力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效果,不断提高我们实践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做强做大、有品牌、有内涵、服务校园、奉献社会应是我们社团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追求。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坚信,通过我们聊大人的共同努力,一个宁静、和谐、美丽的书香校园必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