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I粤韵悠长,文化探源––走进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
会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粤韵悠长,文化探源——走进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
2024年7月12日,广州华立学院会计学院“粤梦随心行”实践队,前往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探索粤剧文化,了解粤剧的历史、特点,粤剧的艺术价值以及粤剧的唱方面、行当分类和表演形式。
粤剧,早期称本地班、广东大戏,是形成于广州地区,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声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唱高、昆牌子,民间说唱,小曲杂调。
粤剧特征
1.表演艺术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
2. 舞台美术
化妆——粤剧习惯将演员的面部化妆称为“妆身”。它包括各表演行当的妆身,以及“开面”和面谱。早期粤剧戏班演员妆身相对较为简单,只用乌烟按自己眉眼勾画,双颊涂红粉,小武演员要表演火爆武戏场面时,则采用“不贴色”,运用气功,使脸面瞬间变红、变白、变青,以此表现人物情绪。
戏服——粤剧早期的戏服并非如其它剧种一样以明代衣冠作为戏装,而是自成一格,男女角色的戏服样式均是广绣企领长袍,阔口、中袖,此种装扮与当时生活装束相近,在舞台表演时宽松自由、不受拘束。
、
头饰——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佩戴及保养用具。
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广州地区民间好尚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并有众多本地子弟参加演唱,孕育了粤剧的种子。清初出现被称为“土优”的本地戏班及其演唱的“广腔”,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粤剧在本地班既向外江班吸收、借鉴,又相互竞争中逐步形成;晚清同治光绪之际,粤剧在声腔、表演、刷目等各方面都呈现鲜明特色,艺术渐趋成熟,队伍也日益壮大。20世纪初至30年代,粤剧经历了一系列变革的过程,向大众化、地方化和现代化有更大的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成为中国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团队现场实践调研
采访游客
试穿戏服
观看粤剧历史
随听讲解
通过本次学习调研,“粤梦随心行”实践队全体成员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传承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挑起后浪担当,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投身到文化强国建设中去,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助推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