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华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群导航

广州华立学院

行政机构

教学单位

其他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院系资讯>详细内容

院系资讯

广州华立学院深度参与南方科技大学首届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创新研讨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吕恒 发布时间:2024-10-21 15:30:30 浏览次数: 【字体:


研讨会现场

2024年10月19日,南方科技大学首届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创新研讨会在深圳圆满举行。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内涵与创新举措”“深圳先行示范的创新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协会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的百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广州华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谭德礼带领两名老师应夏文斌(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特邀参加会议。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致辞

会议开始,南方科技大学正式揭牌成立“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创新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聚焦深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经验,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在开幕式上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成绩,并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入推进深圳实践研究,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与发展。

紧接着,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主任委员靳诺发言,回顾了国家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并分享了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及根本保证的心得体会。她表示,南方科技大学的成立及其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突出办学成绩,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精神和特区精神的当代意义,充分证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重要驱动。期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好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推向新境界,并产出更多高水平的成果,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主任委员靳诺发言 

广州华立学院积极派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谭德礼带领两名教师出席会议,展现了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科技改革领域的创新实践。谭德礼不仅参与了各项议程,还与参会的多位重量级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广州华立学院三位老师的合影

在会议休息期间,谭德礼院长与多位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在与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慧的交流中,谭德礼院长分享了自身关于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建设。杨晓慧教授分享了他在“世界意义与国际传播”方面的研究经验,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国际视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传播。他对广州华立学院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加强国际化视角下的思政教育改革。

谭德礼院长与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慧交流合影

在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跃文的交流中,谭德礼重点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广东省尤其是深圳的实践经验。郭跃文结合广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互动的实践,详细解读了如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他认为,广州华立学院的创新实践为广东省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可以与地方政策紧密结合,推动教育改革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

谭德礼院长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中心常务副主任的交流合影

此次研讨会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维度展开深度阐述。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解读了深圳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具体实践路径;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从“开放逻辑”角度,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特质。祝念峰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诠释;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沈红通过南科大案例,指出新型研究型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创新上的作用与意义。 

主旨演讲

广州华立学院在此次研讨会中的深度参与,展现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实力。通过与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的广泛交流,华立学院不仅展示了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丰硕成果,还吸收了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研讨会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创新研究进入新阶段,华立学院也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化教育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未来,借助此次研讨会的契机,广州华立学院将不断加强与南方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发展,努力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终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