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升本)
专升本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2024版)
外国语学院
2024年6月
英语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201
学科门类:文学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标准学制:2年制
修业年限:2~4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具备运用英语进行商务贸易、商务谈判和翻译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能适应广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商务英语工作和翻译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具体目标为:
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在社会和道德的范围内工作,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
目标2:专业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上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
目标3: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熟练解决跨文化交际的问题。
目标4: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进而能够具备在教育、外事、经贸等领域的领导能力。
目标5:终身学习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商务相关工作和翻译的工作,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1.人文知识:系统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发展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较强的商务沟通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商务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2.人才素质:具有参与国际活动和从事一般国际交流传播工作的能力;具有比较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3.人才能力: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具有独立运用英语语言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通晓中西文化、具有国际商业知识和决策能力;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5.团队协作: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6. 思辨能力:能够运用辩证的眼光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有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任务、项目中与各方客户进行沟通、协调;看待问题,进行谈判与合作。
7. 沟通交流:能够进行有效英语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和国际传播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8. 创新能力:具有跨学科视野,能综合借鉴各学科和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进行创业实践和业务创新。
9.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2.核心课程:高级英语、英语听说、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英汉/汉英笔译、跨文化交际、第二外语、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等。
四、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
毕业标准:修业期满,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取得本专业规定的所有学分,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方能毕业。
通识教育学分 | 学科基础学分 | 专业教育学分 | 实践教学学分 | |||||
必修课程 学分 | 选修课程 学分 | 必修课程 学分 | 选修课程 学分 | 必修课程 学分 | 选修课程 学分 | 必修课程 学分 | 选修课程 学分 | |
4.5 | ≧10 | 10 | ≧4 | 18 | ≧12.5 | 10 | ≧1 | |
应修 总学分 | 70 |
学位授予:符合广州华立学院学位授予条例有关规定,通过学位委员会审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安排表
(一)通识类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考核 类别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
通识课程 | 必修课 | 01100105 | 入学教育 | 0.5 | 8 | 8 |
| 1 | 考查 |
|
0110213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0 | 48 | 48 |
| 1 | 考试 |
| ||
01100210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0 | 16 | 16 |
| 2 | 考查 |
| ||
| 体能测试* |
|
|
|
| 1 | 考查 |
| ||
| 体能测试* |
|
|
|
| 2 | 考查 |
| ||
小计 | 4.5 | 72 | 72 |
|
|
|
| |||
任 选 课
|
| 生命健康类 | 2.0 | 32 | 32 |
|
|
|
| |
| 经济管理类 | 2.0 | 32 | 32 |
|
|
|
| ||
| 数学理工类 | 2.0 | 32 | 32 |
|
|
|
| ||
| 工程技术类 | 2.0 | 32 | 32 |
|
|
|
| ||
| 文史哲艺类 | 0 | 0 | 0 |
|
|
|
| ||
小计 | 4.0 | 64 | 64 |
|
|
|
| |||
说明:学生应选修非本专业学科大类4学分,具体课程见《通识教育任选课课程库》 | ||||||||||
限 选 课 | 01102820 | 中外哲学十五讲 | 2.0 | 32 | 32 |
| 2 | 考查 |
| |
01103110 | 人工智能科普讲座 | 1.0 | 16 | 16 |
| 2 | 考查 |
| ||
01103420 | 艺术素养 | 2.0 | 32 | 32 |
| 1 | 考查 |
| ||
01103210 | 创业基础 | 1.0 | 16 | 16 |
| 1 | 考查 |
| ||
小计 | 6.0 | 96 | 96 |
|
|
|
| |||
通识教育课程小计 | 14.5 | 232 | 232 |
|
|
|
|
说明:*:各专业学生在第1、2学期分别进行体能测试,具体时间按通识教育学院通知执行。
(二)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考核 类别 | 备注 | |
理 论 | 实 践 | |||||||||
学科基础 | 必 修 课 | 52100120 | 英语听说(1) | 2.0 | 36 | 24 | 12 | 1 | 考试 |
|
52100220 | 英语听说(2) | 2.0 | 36 | 24 | 12 | 2 | 考试 |
| ||
52100320 | 英语阅读与写作 (1) | 2.0 | 32 | 32 |
| 1 | 考试 |
| ||
52100420 | 英语阅读与写作 (2) | 2.0 | 32 | 32 |
| 2 | 考试 |
| ||
52102820 | 英语国家概况 | 2.0 | 32 | 32 |
| 2 | 考试 |
| ||
小计 | 10 | 168 | 144 | 24 |
|
|
| |||
限选 课 | 模式1 | |||||||||
52102020 | 高级英语语法 | 2.0 | 32 | 32 |
| 1 | 考试 |
| ||
52100620 | 英语词汇学导论 | 2.0 | 32 | 32 |
| 1 | 考试 |
| ||
小计 | 4.0 | 64 | 64 |
|
|
|
| |||
模式2 | ||||||||||
52102020 | 高级英语语法 | 2.0 | 32 | 32 |
| 1 | 考试 |
| ||
52100620 | 英语词汇学导论 | 2.0 | 32 | 32 |
| 1 | 考试 |
| ||
小计 | 4.0 | 64 | 64 |
|
|
|
| |||
学科基础课程小计 | ||||||||||
模式1 | 14 |
|
|
|
|
|
| |||
模式2 | 14 |
|
|
|
|
|
|
说明:专升本各专业学制为二年,共4学期。
1.模式1: 1+1。即入学后第一学年(1-2学期)为校内课程学习;第二学年的第3学期为校外生产实习,第4学期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2.模式2: 1.5+0.5。即入学后第1-3学期为校内课程学习;第4学期为校外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3.每位学生在第一学年内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模式1或模式2,选定后不得更改。
(三)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考核 类别 | 备注 | |
理 论 | 实 践 | |||||||||
专业教育课程 | 必 修 课 | 52100740 | 高级英语(1) | 4.0 | 64 | 64 |
| 1 | 考试 |
|
52100840 | 高级英语(2) | 4.0 | 64 | 64 |
| 2 | 考试 |
| ||
52100920 | 第二外语(1) | 2.0 | 32 | 32 |
| 1 | 考试 |
| ||
52101020 | 第二外语(2) | 2.0 | 32 | 32 |
| 2 | 考试 |
| ||
52106920 | 英汉/汉英笔译(1) | 2.0 | 32 | 32 |
| 1 | 考试 |
| ||
52104620 | 研究方法与学术 写作 | 2.0 | 32 | 32 |
| 2 | 考查 |
| ||
52107020 | 英汉/汉英笔译(2) | 2.0 | 32 | 32 |
| 2 | 考试 |
| ||
小计 | 18.0 | 288 | 288 |
|
|
|
| |||
限选 课 | 模式1 | |||||||||
52107220 | 英美文学选读 | 2.0 | 32 | 32 |
| 3 | 考查 |
| ||
52107115 | 中国文化概要 | 1.5 | 24 | 24 |
| 3 | 考查 |
| ||
52104520 | 跨文化交际 | 2.0 | 32 | 32 |
| 4 | 考查 |
| ||
小计 | 5.5 | 88 | 88 |
|
|
|
| |||
模式2 | ||||||||||
C9100310 | 会展策划 | 1.0 | 16 | 16 |
| 3 | 考查 |
| ||
52107220 | 英美文学选读 | 2.0 | 32 | 32 |
| 3 | 考查 |
| ||
52105720 | 商务英语视听说 | 2.0 | 32 | 32 |
| 3 | 考试 |
| ||
52103720 | 外贸英语函电 | 2.0 | 32 | 32 |
| 3 | 考试 |
| ||
24201520 | 外贸业务与单证 | 2.0 | 32 | 32 |
| 3 | 考试 |
| ||
52107115 | 中国文化概要 | 1.5 | 24 | 24 |
| 3 | 考查 |
| ||
52104520 | 跨文化交际 | 2.0 | 32 | 32 |
| 4 | 考查 |
| ||
小计 | 12.5 | 200 | 200 |
|
|
|
| |||
专业核心课程小计 | ||||||||||
模式1:23.5 |
|
|
|
|
|
|
| |||
模式2:30.5 |
|
|
|
|
|
|
|
(四)实践类课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 学 时 | 学时 分配 | 开课学期 | 考核 类别 | 备注 | |
理 论 | 实 践 | |||||||||
实践类 | 必 修 课 | 模式1 | ||||||||
012035A0 | 生产实习 | 10.0 | 20周 |
|
| 3 | 考查 |
| ||
01203620 | 毕业实习 | 2.0 | 4周 |
|
| 4 | 考查 |
| ||
01203760 | 毕业论文(设计) | 6.0 | 12周 |
|
| 4 | 考查 |
| ||
小计 | 18.0 |
|
|
|
|
|
| |||
模式2(知识强化) | ||||||||||
52205820 | 进出口业务实操 | 2 | 48 |
| 48 | 3 | 考查 |
| ||
01203620 | 毕业实习 | 2.0 | 4周 |
|
| 4 | 考查 |
| ||
01203760 | 毕业论文(设计) | 6.0 | 12周 |
|
| 4 | 考查 |
| ||
小计 | 10.0 |
|
|
|
|
|
| |||
选 修 课 | 52205910 | 国际会展实训 | 1.0 | 24 |
| 24 | 3 | 考查 |
| |
52206010 | 国际项目管理 | 1.0 | 24 |
| 24 | 3 | 考查 |
| ||
|
|
|
|
|
|
|
|
| ||
小计 | 1.0 | 24 |
|
|
|
| 选足1学分 | |||
实践类课程小计 | ||||||||||
模式1 | 18.0 |
|
|
|
|
|
| |||
模式2 | 11.0 |
|
|
|
|
|
|
(五)第二课堂
课程 | 课程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说明 | |
第二课堂 | 素质 拓展 | 1 | 引航计划——人工智能课程 | 4 | https://lfjy.web.jikehx.com/commonweal-course-detail/_V1A?recommend=54071?userFission=22526 | |
2 | 经典阅读 | 2 | 具体工作由图书馆负责 | |||
| ||||||
创新创业 | 序号 | 赛事、项目类别 | 赛事、项目名称 | 主办单位 | ||
1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
2 | 挑战杯 |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共青团中央 | |||
3 | 科技创新战略专项(“攀登计划”专项) |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攀登计划”专项) | 共青团广东省委办公 室 | |||
详细项目清单以团委、科研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的通知为准。 |
说明:第二课堂教育为任选课。学生完成第二课堂内相关课程或项目后,需个人申报,经开课(项目)单位认定后所取得的学分可计入任选课总学分,最多不超过4学分。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