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下载中心>详细内容

下载中心

记得我们遗忘的时光 ——读《沙漏》的思考

作者:经济系 发布时间:2008-01-20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记得我们遗忘的时光
                                       ——读《沙漏》的思考
如果名著让我们明白了历史变迁,了解了世间悲凉,那《沙漏》应该给了我面对的希望。
如果我们如看历史一般去探索,去追寻,去品味名著给我们带来的陌生时代。那《沙漏》只要我们回头看看现在的生活,也许就能感受到一些因为随时间而褪去而不再属于我们的东西,让我们再一次拥有。
《沙漏》一本比较浅显易懂的青春小说,也许没有揭示深刻的哲理,也许没有华丽的词藻,也许没有耐人寻味的魅力,但却有让人看完后思考的冲动,而随着思考的终结,脸上将浮上一丝浅浅的微笑。
《沙漏》一部十七岁的现代小说,属于我们熟悉的背景,属于我们成长的故事,属于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十七岁。
“十七岁的故事,总在晴朗的天气里,用最欢乐的口气开头,就好象讲故事的人,真的不知道,结尾会有多忧伤似的。”
十七岁一个多愁善感的年龄,而那就是简简单单多愁善感,仅此而已,没有夹杂半点的虚伪与做作。
一颗单纯的心在与忧伤斗争。也许大人们似乎不了解十七岁的忧伤有多忧伤,因为他们已经遗忘。也许长大后经历的伤痛会比十七岁的忧伤强几万倍,但长大后我们心的承受力也随之增强几万倍。而十七岁的心似乎一点小小的悲伤也承受不了似的,因为单纯的心似乎一碰就要碎了,在单纯的心下,小小的忧伤像在放大镜下一样,被无限扩大,而十七岁的倔强却促使十七岁的我们咬紧牙关,把无限扩大的悲伤狠狠吐掉,没有半句怒言,那一刻,我们学会了隐藏悲伤,不再像过往孩子气般的把喜怒哀乐都宣泄出来,写在脸上,渐渐地十七岁的我们有了秘密,懂得笑着哭泣。努力忘记悲伤。
“大家好,我叫莫醒醒。我是一个病孩子。”
莫醒醒是故事的女主角,她是个病孩子,外表总是那么的虚弱,病痛让这个病孩子失去了强壮的外表,但却让她拥有了一颗坚强的心。病孩子所承受的痛苦有多少根本是健康孩子不能体会的,但病孩子却总是微笑,似乎病孩子比健康的孩子还要幸福似的,健康的孩子也许只会单纯的觉得,病孩子是因为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而却不知道,病孩子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可以像健康的孩子那样。
我曾经也是个病孩子,但我幸运地渐渐变地健康,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健康,我知足,而各位健康的孩子,你们知道吗?有些东西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不要因为自己的拥有就肆意挥霍好吗?《沙漏》让所有健康的孩子明白到自己的幸福。
“很久以前,我最好的朋友米砂,喜欢透过一只玻璃沙漏的颜色,固执地仰望天空。我总是笑话她说:‘你真傻,这样不就看不到天空真正的颜色了吗?’可是当我离开之后,却也会傻傻地,用这样因为折射而变得温柔的目光去凝望我的十七岁。”
我的十七岁,我傻傻的时候,做过的事情似乎已经忘却,而如今写下的是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呢?遗忘十七岁不能承受的痛也变得美好起来,那份执着,那份疯狂似乎都已成为向往。
如果能永远停在十七岁那刻多好,也许有时会这样傻想,但我们明白,如果不回去,怎么知道十七岁的美好呢?童年,一个幸福的词语。
有时候陷入绝望觉得没有未来的时候,也许回头看,你会看到美好和希望。
“其实我真的很想假装,那时的我是一个幸福又甜蜜的好姑娘。可是,现在,让我们停止撒谎。”“神经性暴事厌事症。这个拗口的名字,很多人只在书上看过,却真实地存在我的身体里,像一个长着尖角的小恶魔。我常常几天不吃饭,然后背着所有人,吃掉数量惊人的事物。那些事物充满我的胃袋,让我于疼痛中微笑满足。很恐怖,是不是?可我比谁都明白,其实我所需要的,根本不是事物。而是,心里面,似有一个巨大的缺口,是什么也不期待的那种期待,无论用什么来填补,总是填不满。很多个夜晚,我都能听见细细的沙子从天空洒落,覆盖在我的额头,冷冷地逼我灰心承认:不温柔,不可爱,不快乐,不宽容,那才是十七岁的莫醒醒,真真正正的样。”——《沙漏》
这个就像十七岁单纯心在呐喊;每一句都直钻心底。矛盾,在呐喊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现实与理想的差异,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面对固执与同化的矛盾,我们选择在社会中屈服,开始身心“适者生存”的道理。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牺牲,停留在舌尖,成为永远的秘密。那一刻我决定,应该让幸福的人幸福。”“我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我是一个病孩子,没有能力为任何人的幸福负责。”
十七岁的决定是那样的无知却又是那样的让人感动,而如今似乎我们都在执着着自己所谓的幸福,却没有发现我们不知觉伤害了别人。
“只有从没有发生过的,才能在我拥有修改权的记忆里,演变成无限完美的版本。”
十七岁我们渐渐懂得,发生了就已经发生了,我们不能重新选择,后悔二字渐渐在脑海出现,然后越来越清晰,但口里却碎碎念着:“我不后悔。”简单的一句话,却被看成了叛逆期的力证,而不是打不倒的勇气。
“就算,我知道,他对我很好。在我感到冷,孤独,饥饿的时候,他就好象从不知什么外星球空降下来地,在我身边出现,总是让我措手不及。我应该不允许自己去习惯,他的陪伴,他手里的伞,还有,从一厘米之外,他的温度,所以我对他说:“你可不可以不要再烦我了呢?”可是,他居然连‘为什么’都没问,就那样转身走开了。虽然连我都知道,男生有那么要命的自尊,可我自己小小的,卑微的尊严,还是在固执地提问。为什么,连一点点回头的温柔都不肯给,那才真的好有面子吗?”——《沙漏》
十七岁的我们总是这样矛盾,自责,自尊肆意地伤害身边的人,以为还可以像小时候那样得到宽恕和原谅,但事与愿违的现实告诉我们,我们不再是小孩,我们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
十七岁最擅长“举棋不定,左右为难,自欺欺人。而所有的一切,都迅速的变成回忆。剩下的只是回忆,和一点寻找光的勇气。
《沙漏》一本不能用理性去体会的书,感性让我们体会得更多。读一本书有时候是一种经历,而在《沙漏》让我回忆起了许多过往已被遗忘的时光。
过去的时光不能遗忘,随时可以回头看,忘记悲伤。
也许已经忘记儿时站在镜子前那个矮小的身影,那双单纯的眼睛中荡漾着希望,而如今在镜子前面只剩一个充满彷徨的言声,似乎经过社会的洗礼而变得一脸迷惑,儿时的梦想不再清晰,傻傻的问一句:“我的未来是什么形状?”在更加迷惑的眼神中找寻着答案,却像一个迷了路的孩子,恐慌由心底冲上心头化为眼泪活埋在心里。
我不能哭,因为从小大人就告诉我要坚强。
当眼泪决堤的时候是否意味着坚强被瓦解?但没有受伤又怎么会变得坚强呢?十七岁开始我们在跌跌撞撞中连滚带爬,一边受伤一边学勇敢。
痛,有时候是一种幸福,它能激活我们的坚强,让我们更加勇敢。
人生应该是种经历而不是一种结果。如果生命单纯的只是结果,那么死亡将是生命最终的归宿。而我们选择一个有经历的人生,那么我们将无怨无悔地去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即使苦也是一种幸福。
苦是一种获得,一种感受的获得,我们尝试去接受这种感受,而不应该排斥它。
《沙漏》一个讲诉十七岁少年少女的故事。在悲伤中我感受到了幸福。
感受,一种让人成长的东西。
父母给我们的感受让我们生活充满爱。
朋友给我们的感受让我们生活增添温暖。
陌生人给我们的感受让生活充满期待。
未知的感受让我们生活成为奇迹。
而《沙漏》给我们的感动似乎给了我寻找爱,寻找温柔,寻找希望,寻找奇迹的勇气。
《沙漏》让我们再次记得那些被遗忘的时光。
 
 
                                                            读《沙漏》有感
                                                           2007年11月28日
                                              经济学系05本国贸3班    张懿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