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下载中心>详细内容

下载中心

中央公开三公经费的统率作用

作者:经济系 发布时间:2011-03-2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压缩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3月24日《新京报》)

  去年两会前夕,温总理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的联合访谈时,有网友问道: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现象为什么管不住?治理“三公消费”真的那么难?总理的回答是:对于“三公消费”,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又提到,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眼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中央本级“三公消费”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不失为践行承诺之举。

  从逻辑上看,公开透明是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人民连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都不清楚,自然也就无法监督钱花得合不合理,事办得称不称心。因此,要想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首先就得政府主动让“三公消费”暴露于阳光之下。

  即便公开透明这一步,要迈出来,也并非易事。长期以来,政府晒账单,敏感信息莫过于“三公消费”。“三公消费”素来是公众最关心的热点,也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难点。此次国务院会议提出向社会公开“三公消费”,不仅是对民意期待的直接而有力的回应,还体现了中央政府强化自我监督,着力建设廉洁政府、责任政府的勇气和决心。

  我们注意到,此次会议决定既明确了公开方式,还明确了公开“三公消费”的时间点。因此,此会议决定的最大看点是“第一次”。要知道,在以往的各级财政预算报告中,老百姓高度关注的“三公消费”一直难觅踪影。因此,称这一举动将起到顶层设计式的统率作用,或许并不为过。

  当然,要想充分发挥公开中央本级“三公消费”的统率性作用,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注意,例如依据以往公开预算之经验,公开“三公消费”的预算中,公布的科目要尽量做到细化、一目了然———要把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最好“连买菜的老太太都能看懂”。如果仅仅是列举笼统类别和几个简单数字,让人视财政账单如“雾里看花”,“三公消费”是否合理就无从判断。

  此外,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消费”只是第一步,还应督促地方陆续跟进,进而将公开“三公消费”从上至下推行,直到居委会、村委会和国有企业。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