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专家系列解读|培育数字领域高水平大国工匠 厚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优势
培养数字领域高水平大国工匠,是促进制造企业创新应用数字技术和设施设备,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提出“提高产业工人数字技能”,要“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针对产业工人系统开展面向生产全环节的数字技能培训,持续壮大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培养数字领域高水平大国工匠,提升数字化生产能力”。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稳步推进,应大力提升制造业劳动者数字技能,厚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优势。
一、培育数字领域高水平大国工匠意义重大
当今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数字领域培育一支规模庞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大国工匠队伍,已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
一是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机遇的客观要求。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对产业工人的技能都提出了新要求。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机械化技术为引领,需要适应分散的机械化生产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化技术为引领,需要适应电气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信息化技术为引领,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适应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需要掌握操作数字设施设备的数字技能,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抢抓此次工业革命历史机遇,亟需培养一支拥有高水平数字技能的大国工匠队伍,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二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数字化转型是关乎制造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5.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4.7%。同时也要看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涉及发展战略调整、资源要素变革、生产方式重构、企业形态转型、业务模式转变等诸多创新的复杂系统工程,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仍然存在“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等突出问题。培育数字领域大国工匠,建立互联网、大数据、软件、平台等数字化思维,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数据管理、软件开发等数字化转型能力,能够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有效解决上述数字化转型难题,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措施,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例如,近年来,欧盟接连发布《欧洲技能议程(2020)》《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等政策,培养高水平数字人才,推动欧洲工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和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接连发布《加强21世纪职业与技术教育法》《规划成功之路:美国STEM教育战略》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培养具有数字技能的劳动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仍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迫切需要培育更多的数字领域高水平大国工匠,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培育数字领域高水平大国工匠成绩显著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从教育、培训和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数字领域高水平大国工匠培养体系,制造业数字人才规模日益扩大。
制造业数字人才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新工科建设全面推进,“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三部曲奏响,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深入实施。截至2021年9月,教育部累计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近800家企业合作立项3.7万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112亿元。首批3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12个未来技术学院、50个现代产业学院加速建设。集成电路技术、智能光电制造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等正式成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截至2021年9月,全国共有43家高职院校备案开设工业互联网专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
制造业数字人才职业培训广泛开展。2019年以来,人社部共发布56个技能人员新职业,其中包括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等制造业数字人才。与之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陆续颁布,为开展制造业数字人才培训提供了重要依据。各地也积极开展制造业数字人才培训,例如,浙江省聚焦智能制造、机器换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
制造业数字人才发展环境大幅优化。制造业数字人才相关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等赛事持续举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会议成功召开,为数字人才培育提供了重要渠道。制造业对数字人才的吸引力逐步提高,近年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制造行业薪酬明显提高,推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从业者在求职时期望转向制造业。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制造业数字人才需求规模庞大,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运维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仍然供不应求;新工科布局有待优化,在人工智能领域,高校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已出现结构性矛盾;制造业一线员工数字技能培训较为缺乏。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制造业数字人才培育体系。
三、多措并举,加快培育数字领域高水平大国工匠
面向“十四五”,应全面贯彻落实《行动纲要》的工作部署,多措并举,提高制造业劳动者数字技能,培育更多数字领域高水平大国工匠,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基础,加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丰富数字资源供给。统筹部署建设国家制造业数字技能学习平台,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引导制造业劳动者积极提升数字技能。支持数字化转型领先的制造企业、平台企业、培训机构、高校、行业组织等开放数字学习资源,鼓励有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制作分享更多的优质数字素养与技能学习课程。
加强数字教育规划。深化大学教育改革,强化政产学研合作,优化新工科布局,加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数字科技课程,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数字人才。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提高中小学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编程、网络安全等数字科技知识比重,激发学生数字科技兴趣,提升中小学生数字素养。
强化数字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员工数字技能培训制度,支持企业针对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开展个性化培训,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员工职业胜任力。加快开发制造业数字技能类新职业、职业技能标准、培训教材和评价规范,推动制造业数字人才培训规范化发展。定期举办数字技能相关大会、大赛等主题活动,以会促学,以赛促用,持续提高制造业劳动者数字技能。(作者:赵岩,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