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家在江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
10月16日下午,江门市社科理论界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的专家座谈会顺利举行。来自广州华立学院教育学院/侨乡与海外华人社会研究院的院长、教授曾毅平,以及广州华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门校区负责人、教授邓复群,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两位专家围绕侨乡文化、华文教育以及校企合作等议题,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和资源整合,服务江门市的高质量发展。
彰显侨文化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
作为侨乡文化的研究专家,曾毅平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侨文化是江门作为侨乡城市的一大特色,也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的重要抓手。他特别强调,发掘和利用侨乡资源,推进华文教育发展,将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曾毅平教授提出,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和深江高铁“三通道”的陆续开通,江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为五邑侨乡建设海外师资培训基地提供了良好契机。他表示,江门市在开展华文教师培训方面具有多重优势:侨助学校与海外华文学校互动密切,五邑籍海外华人社会深厚且对华文教育有着强烈的热忱。此外,江门作为培训地点,能让海外教师更好地感受大湾区的多元文化与发展脉搏,借助历史名人及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提升他们对当代中国发展逻辑的理解。
对于侨批的文创开发与利用,曾毅平教授指出,作为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应成为服务侨乡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尽管近年来侨批的学术研究和保存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面向社会的开发利用还相对薄弱。加强侨批的文创开发,可以更好地服务城乡文化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校企合作助推银湖湾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
邓复群教授则围绕校企合作与银湖湾滨海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发表了看法。他指出,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建设目标,为银湖湾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作为一项涉及多方、多层次的综合任务,滨海新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
邓教授强调,银湖湾滨海新区应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动产教融合和科技创新。他建议通过凝聚广府文化、侨乡文化与侨乡精神的共识,增强高校师生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创新精神,为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利用高校的宣传和教育平台,广泛宣传滨海新区的发展成就,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谈到新区发展机遇时,邓复群教授表示,江门应借力大湾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大桥经济带动的跨区域发展机遇,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推进银湖湾滨海新区的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他呼吁加强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探索共建“产业学院”的新模式,推动创新协作机制的建立,助力新区全面发展。
推动江门市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
本次座谈会的专家发言为江门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建议。通过发掘侨文化、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江门市正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创新团队等方式,促进成果转化和应用。鼓励学校科研人员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直接服务地方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增强了我校自身实力和影响力。
用户登录